武,是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打斗等手法,来达到停止战斗的目的,是物质文明的保障。武学,是以中国传统武术为本的、一门包含武术与武德的综合学系。
武学,原指中国古代的军事学校,始于王安石变法,其提出学校教育要“求专门,兼文武”,在东京设立武学,教授军事知识,以唐前七种兵书为《武学七书》,即七种主要教材。又设武学博士等官,“掌以弓马武艺训诱学者”。乾道七年(1171年)七月庚寅,诏武学该赴解试人,以五十人为额。淳熙五年(1178年)置武学国子员。其后庆元五年(1199年),诸州州学置武士斋舍,按其学生武艺而选任官员,闲时耕种,“籍在官荒田,以备饩廪”,但此制过了不久便废止了。明朝曾设置过武学,但并无定制,迅速被废。后清朝只设武举而无武学。
关于武学
武,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打斗等手法,来达到停止战斗的目的;武,是物质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学,前人对变化(规律)的磋磨沉淀,孩子在下面稳定的建筑物里得到学习与成长。
我们所学,是从教而来教,是“上有所施,下有所效”:言传、身教;
我们所教,是以学为旨,是以当前所承为所传。
武学,是以中国传统武术为本的、一门包含武术与武德的综合学系。
我们修习的武术
武术,就是作为一位武人所使用的技术,它包涵了一位武人内在的心性、思想,及外在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的修为。武术,是与人交流的工具;武德,是与人交流的水平。而修武,则是在建立正确的观念、修习 “止”功开始的。
修习“止”功,有两个方向
1.对外,制止自己身体受到侵袭的行为。
止,是“制止侵袭”的“自保”技术。“自保”技术其实比“侵袭”技术强大非常多,因为达到“自保”必须研究万千种“侵袭”破解方略,才能拥有高度的自保能力。
2.对内,停止自己对外制造伤害的行为。
止,是修习“停止制造伤害”的自控能力。这是一项高度自保的自我修炼,拥有“不去制造问题出来给自己解决”的能力。天下本无事,才是真本事。
内止懦、外止暴。
止戈为武。修武,我们首先修习“止”功,修复自己内在的怯懦、和修正外在的暴力。这里指的懦与暴,包括了思想、语言和行动。
一.内止懦。知耻近乎勇。当我们知道自己怯懦、懦弱、能力不足时,能够拿出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修补它,便是勇。
如果我们不愿意面对自己这个怯懦、这个漏洞,那我们则无法处理我们有可能面临的危险,其实是在给自己制造了危机……便越发怯懦,难以自拔。
二.外止暴。暴的特征是攻击性,攻击性的特征是喜欢以“受害者”的身份进行“还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武者修习的是高等智慧,不制造新的伤害、不制造新的麻烦来给自己解决。天下本无事,才是真本事。
武学简介
“武学”是一个历史性很强的概念,历经以下所指:
武术和武道
与“技击”、“武艺”、“武术”等概念似同但又包含对其内在规律及形而上属性和特征的探讨,甚至包括传统哲学、医学、兵学对“武术”滋养的思考。即不仅包括武“术”,同时包括武“道”的内容。金庸武侠小说每每谈到武林泰斗级高手,不会评价他的“武术”水平,而是说他的“武学”造诣。这与金庸先生历史学家的学术背景及其对“术”和“道”兼重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孙禄堂先生亦执此概念,通过他留给世人的著作《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以及他提出的“武学与文学一理”可以看出他不满足于“术”的文化定位,主张将“武术”提升到“学”的品位上来,以致于孙剑云先生将他的著作合编时,定名为《孙禄堂武学录》,看来剑云先生是完全领略孙禄堂先生此理念的。此概念约出现于清末,但无论怎样包括“术”以外的东西,这个概念始终是以武“术”为核心、根本和主体的,其研究广度和深度受当时学术背景所限。
新的学科概念
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学科概念,是在现代科学和社会背景下对第二个“武学”概念的阐释,是在现代科学和社会背景下习研(不仅是研究,又区别于研习)第二个“武学”概念习研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在构建一门现代学科,从教育、体育、运动、技击、社会、哲学、医学、生理等多角度对包含武“术”和武“道”在内的“武”这一多元文化现象进行无限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入的研究。武“术”仍是其核心和根本之一,但已不足以为主体。
武学境界
蜕变:手中无刃,心中有。
升华:手中无刃,心中亦无,我即是刃,刃便是我。
化境:能妙渗造化,到无刃无我,刃我两忘,那才真的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
·· ····此理念源于古龙老师的《多情剑客无情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