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修身
2019-01-18 14:45 来源:世界太极拳网
35332
分享到

太极拳是一门技击性的运动,但它又有着其独自的特色。在它精妙的拳理中,还融入了中国的古典哲学、军事学、物理学、医学等思想,其中,道家、儒家思想体现得尤为突出。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哲学的任务并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而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太极拳无论是从拳架的外形到功力的内涵,它都须达到一种统一(阴阳合和)。也就是说,练拳者,除了拳架的练习,还须有内在的修身,使练拳与陶冶性情结合起来,使太极拳“不徒作技击之未也”。

   (一)从太极拳的演变来看道、儒思想的融入

   太极拳的历史渊源流长,它的出现,我们可以追溯到古代内功导引法。在南北朝时,武术中就出现了内功太极拳功法,在唐代有人把这种功法融合于技击中,创出拳法。如唐许宣平所传的三十七式、李道子所传先天拳、殷利享所传后天法(十六时)等。从这些拳法中不难看出(所谓“先天”  “后天”)除了主要是强调技击性外,还汇入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到宋张三丰开创“武当派”,后称为“内家拳”,此为一个里程碑。由于张三丰为道士,他就完全有可能把道家一些哲学思想,养身方法,修身方法融入武当拳中。至清代王宗岳,又为一个转折点。由于王宗岳是儒生,精于武术,又喜道家之言,他“黄帝、老子……无书不读”。他又把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揉在一起融入他所著《太极拳论》中。这样,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治世”就联结在这一独特的运动中。

   太极拳发展至今,我们不难看出。它的健身价值,修身价值是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我们从太极拳的一些古典理论中不难看出,它把道家和儒家的修身、治世的思想,融汇于技击中,形成了一种综合的、又独特的运动学。首先,  “太极”这一名称的引入拳术,就有其深远意义。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开章就曰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由此可看出,这是从宋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基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一说脱胎而来的。而《太极图说》,则是周敦颐根据《易传》和《中庸》思想,利用道士陈搏的《无极图》和《参同契》的“水火匡廓”,  “二五至精”二图演化而来的。太极分阴阳,在太极拳中阴阳的体现就是虚实;太极是圆象,它如环无端,周流不断,而这正是太极拳以腰为轴,走弧线和处处虚实分明要求的理论依据。  “一阴一阳谓之道”,而“道”在道家思想中是指世界万物变化规律,在儒家思想中则是指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可见太极拳理主要是儒道两家思想结合起技击原理形成的。由此也就决定了太极拳这一运动必将有一个升华。

   它的升华,即是指由技击到健身和修身,由健身,修身到促使技术的提高。从而使太极拳渗透到其它科学领域,因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任何一种运动,首先要使人们从中获得健康的乐趣,它才能够被社会所接受,从而促进它本身的发展、提高。

u=4210834058,3854683207&fm=11&gp=0.jpg

   (二)古典太极拳理论对修身的要求

   在古典太极拳论中,劲力的刚柔,拳式的虚实,动作的疾缓、身法的吞吐等,归其根本可概言“阴阳”二字。正如陈鑫的《太极拳经谱》开章明义写道:  “太极两仪,  天地阴阳,开合动静,柔之与刚”。

   按照中国的古典哲学,世界万物的变化消长都离不开“阴阳”,而天地则是世间万物变化的总源。《易·乐辞》说: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所说的“是生两仪”即是指“阴阳”。可见,太极拳的宗师先辈,已把太极拳作为一种“小道”合于“大道”之术了。他们已认识到,任何一门功夫的高低,除了在名师指导下积年累月的苦练外,还必须有“性”的修养,  “道”的领悟。  

   这里“性”和“道”的内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意义。老子主张静观,把内心世界扫除干净,以“玄览”直觉去认识“道”。他认为:  “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卒复归于虚静……”。再从《太极拳论》上来看,要求习拳者要“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陈鑫《太极拳论》)在这里提出的“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不正是道家“无为”  “虚静”的思想的体现么?而道家之所以要如此,就是要悟“道”。何为“道”?  “一阴一阳谓之道”。  “道之为物,惟觉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像,觉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道”只是一个形式概念,说明了万物之所以生者,也就是万物生于“道”,沿着“道”而生灭,  可见“道”是有规范、有规律的内涵。既然如此,那自然会产生“无为”的思想,  因为“无为”的意义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根据“道”——规律,  “无所不为”。就是不要追求绝对,以免“物极必反”。

少儿武术网1.png

f6d18573b182eb7c45ce531ee3e63182.jpg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贤纳士广告服务商务洽谈少儿公益

中国少儿武术网 Copyright © 2003 - 2024 北京日月天地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58075099 京ICP备13052380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一区17号 邮编:100078

关注少儿武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