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与文科一样,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
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凡取得状元者,马上由平头百姓“释褐”,成为正三品将领,不是授予参将,就是紫禁城中的头等侍卫,成为高级武官。
考试办法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试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
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
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
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
第三项是拿石蒂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蒂。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蒂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蒂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
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最后一个武状元的名字叫张三甲,自幼习武,力大无穷。1898年,参加武科举殿试,表现得非常完美,被钦点为状元。不过,他这个状元没当多久(据说只有100来天)就因为生病去世。此后,清国再也没有开过武科举,他也成为了最后一个武状元。
由此可以古代的武状元,力大是关键,至于能否真正用于实战可能还有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