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心静用意"的练习方法与收获
2018-11-07 10:42 来源:中国功夫史
35515
分享到

76421382321688_副本.jpg

练太极拳最重要的原则是“心静用意”。这指的是在运动时,思想集中,心神专一,意识不断地指导动作,并且灵活变换,使任何动作都有一定的指向,没有顾此失彼的乱动。“心静用意”的原则应该始终贯串在整个练拳过程之中。

一、用意指导动作

练太极拳时,未动之前,端正呼吸,呼吸自然,存想丹田脐下小腹部,屏除杂念,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状态。自觉全身安排妥当,已经心静气和,然后开始动作。既动之后,全神贯注地不断用意来指导每一个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和圆活性,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务求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意想劲到、动必合法。

太极拳家把精神锻炼与肉体锻炼看作同样重要,甚至把前者看得更为重要,提出了“用意不用力”的最高原则,使所有动作在意识连续贯注下轻轻运动,不使拙力,从而提高锻炼的效果。

这个“心静用意”的原则,太极拳家称作是“练意”,结合“练气”(腹式呼吸)、“练身”(肢体内外运转),构成了太极拳锻炼方法上意识、呼吸、运作三者密切配合的整体性和内外合一性,成为一种既有技击作用又有健身作用的拳术。

11398479_11398479_1439942407859_mthumb_副本.jpg

练太极拳所以能够增强人的体质、焕发人的精神、延长人的寿命,其根本原因首先在于“静中触动动犹静”的原则对人体所起的重要作用。

练拳时“心静用意”,把全部精神用到运作上去,引导动作,使之“意动形随”。例如,手向前按时,先要有向前按的想象,动作即随着前去;意欲沉气,就要有气沉腹腔深处的想象。意念不断,动作也不中断,这就是用意引导动作的练法。这种练法会使人感到妙趣环生,会使动作显得柔和优美,好像行云流水、风吹杨柳那样自然、活泼。

初学太极拳时,由于边想边做,动作上往往顾此失彼,精神容易紧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等动作熟练以后,思想就容易专一,心意自然会静下来,并且越练越宁静。太极拳功夫深、练得非常宁静的,当表演时,一片神行,可以把观众的情绪安定下来,往往观者肃静,专心欣赏。有些人把“心静用意”练成闭目养神的半睡眠状态,动作松懈随便,无精打采,并且把练套路的时间无限制地延长,也就是把静坐功运用到太极拳行功内来了,这和太极拳“静中触动动犹静”、提起精神、一气呵成等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0266CCB686C24607A394CACDA2E1A28A_副本.jpg

二、练太极拳多年后的内体感觉

如果能够认真做到“心静用意”,长年坚持锻炼,则会使有关部位的神经都处于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导致气血循环加速,经膜和毛细血管扩张,开头会出现发热、发胀或出汗,手指肚也比平时要饱满。进一步会出现有如蚂蚁爬行般的刺痒感觉;手足运动时有如以小棍拨水似地簌簌抖动的内体感觉;运动时手指肚似有无数针尖往外发射的感觉;会阴穴、涌泉穴等穴位和小腹部有震动和冲击的感觉。另外,随着动作的伸缩旋转,腹腔内气流咕咕作声,旁观者也可以听到。这些畅通气血的现象会逐渐消失,但经历这些畅通生理现象以后,其练拳的兴趣更浓;当体会到体内和和融融、空松圆活的意趣时,时常感到有另一番意味时,对练拳就欲罢不能了。

上述种种反应不可强求,有的人也有可能永远体会不到,一般来说,练到一定功夫自然就会产生,而且因人而异。有的人没有反应,如果勉强追求,则会有流弊的。

定分割线.png

后台微信.jpg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贤纳士广告服务商务洽谈少儿公益

中国少儿武术网 Copyright © 2003 - 2024 北京日月天地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58075099 京ICP备13052380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一区17号 邮编:100078

关注少儿武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