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行知学校:用武术操代替广播操
2018-05-26 21:58 来源:江淮晨报
106656
分享到

据江淮晨报报道,几千个孩子同时展示武术和黄梅戏精髓,在合肥市行知学校30分钟大课间里,这样的震撼每天都在上演。为积极探索学生成长规律、传播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合肥市行知学校的老师们亲自编排了极具特色的武术操和黄梅戏操,一个刚劲有力,一个柔情似水,孩子们在两种绝对不同的广播操中,领会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展示了属于行知学校独有的融合之美。

1122841762_15264540151201n.jpg

【乐学·镜头】

下课铃声响起,合肥市行知学校漕冲校区空旷的操场上瞬间变得热闹起来。几分钟后,上千名学生按照班级队列排好后,每天一练的两操时间即将开始。随着经典乐曲《男儿当自强》响起,全体学生开始整齐划一的武术操:并步抱拳、弓步十字推手、定步抱拳、撤步转身藏拳……配合着强劲有力的节拍,学生们的招式也是出奇的干净利落,一个个化身武术小高手,伴着铿锵有力的哼哈声,强大的气场穿透了整个学校。五分钟后,全场又响起了悠扬的黄梅戏小调,学生们开始哼着旋律,从“顺风旗”开始起范儿,时而踢腿腾挪、时而撤脚踏步、时而拱手作揖,个个精神抖擞……优美的身段如清风扶柳,看上去特别的优美有韵味。

融入大课间“两操”达到运动量

“要不,我给你表演一段吧,反正我觉得挺好看的。”说起大课间的“两操”,行知学校里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现场来一段,“我觉得比传统的广播体操要好很多,就是举手投足间的动作都很优美。”许多女生特别喜欢黄梅戏操,男生们对武术操也很“钟情”。

2017年8月30日下午,合肥市行知学校2017年新生入学典礼暨武术操和黄梅戏操汇报展演在漕冲校区举行。学校七年级22个班的新生身穿白色T恤,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武术操和黄梅戏操的汇报展演,这是该校“两操”在一起的第一次大型展演,也是黄梅戏操的首次集中亮相。同学们规范整齐的动作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得到了在场所有一年级新生和家长的赞许,应邀出席典礼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之孙陶育民先生及其夫人胡静雯女士也对这种创新的课间操形式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一开始我们的大课间是20分钟,后来我们顺延到了25分钟。”行知学校主任陆汝江说,以前传统的广播体操一整套做下来并不能让孩子们运动尽兴,但“一操”转化为“两操”,不仅让学生们达到了运动量,也让他们了解了两套完全不同风格的广播操文化。“冬天很冷,两套操做下来,孩子们基本上身体都会暖和很多。”

“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很难,但是通过每天的反复练习,现在闭着眼睛也能做了呢。”去年刚刚上一年级的可欣同学很喜欢学校的“两操”,“特别是黄梅戏操,做起来很好看。”她说自己的爷爷奶奶是黄梅戏忠实爱好者,在看过自己做的黄梅戏操后,直言确实像模像样。

纳入活动,“集体汇演”有气势

“用武术操来替换传统的广播体操,这个想法应该产生于2012年。”行知学校主任陆汝江介绍说,当时学校正在积极打造和学习校园传统文化,经过学校领导班子的再三讨论,决定以武术这一中华国粹为主要内容首先展开校本教材。作为一名武术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陆汝江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始着手编写武术操这一校本教材。2017年,结合学校的“黄梅戏进校园”,学校又开始创编黄梅戏广播体操——黄梅花开。

“两套广播操的创编其实还是非常有难度的。”陆汝江说,武术操创编之初,老师们根据学生学段和身体差异以及掌握能力情况,在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历时三个月之久,创编了初始套路。之后又邀请了武术专家莅临观摩指导,最后经过反复论证才确定了现如今实行的十节共计80个动作。黄梅戏操的创编也是经历了多次的查阅、讨论和修改才最终确定的。

人人懂得武术操精髓,人人拿捏得了黄梅戏操的标准动作,行知学校如今成熟的两操汇演场面可不是一朝一夕就生成的。

“学校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共计有5000多人,两操的推广与普及其实也历经了重重困难。”为了普及推广两操,行知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和精心的部署安排。就拿武术操来说,首先是在所有体育老师中展开培训,然后是开展大型武术操培训学习活动,在这两天内,所有小学生集中在教学楼前的广场上跟着创编者学习,所有初中学生到后操场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为了达到一定学习效果,学校专门在广场中央搭台,有序安排好各个班级的位置。另外学校还利用课堂和课外培训加以巩固练习。

除了大课间之外,学校还将两操融入学校大活动。在“读书节表彰暨经典诵读汇报展演”活动上举行武术操展演,在开学典礼上举行两操汇演,“我们还在校内举办了两操大赛,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普及作用。”

校内两操活动轰轰烈烈,校外两操影响也很深远。2015年10月,行知学校800人武术操亮相瑶海区第十四届田径运动会,赢得出席活动的领导和运动员们阵阵掌声。在合肥市第十一届全民运动会武术操比赛中,行知学校更是获得了少年乙组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把“根”种进心里,传承国粹有了新形式

武术和黄梅戏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除了让学生锻炼身体,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之外,行知学校的“两操”课程设置还有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

“武术操的落点在‘操’,但是,从创编的一开始,创编者、体育教师以及学校领导都在强调要保持住武术的根本。”陆汝江说,武术操中的拳法、基本手型等都是原汁原味的武术,而不是类似于广播操性质的武术健身操。“在这一点上,大家达成了共识,这也是创编者极力所要强调和坚持的。”只有把“根”留住,把“根”深深地扎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才会真正地绽放,而不是生硬地去模仿和单调地做一个个孤零零的武术动作。

“曾经戏曲进校园,只是演员和孩子们,以及比较熟悉戏曲的人,在一起互动,普通人的普遍感觉是很高冷,难以企及。”行知学校校长袁方正表示,黄梅戏操的一招一式都浸润了中国戏曲动作的基本功,用广播操的形式来传承更加的接地气。“戏曲在这个时代,不要那么的曲高和寡,应该更好地走入现实生活中,为大众服务。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戏曲走近大众,而不是让大众被动地走近戏曲、走近传统文化。”

【乐学·校园】

合肥市行知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学校起建于1967年。1997年,作为合肥市首批七所“厂办”转“公办”学校之一,安徽省通用机械厂职工子弟学校正式划归合肥市东市区教委(现瑶海区教体局),更名为合肥市行知学校。2013年,启用新校区,实现一校两区办学模式。2015年,合肥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老校区规划为合肥市行知学校漕冲校区,2016年9月投入使用。2017年,合肥市服装学校(原第31中学)老校区规划为合肥市行知学校学苑校区,2017年9月投入使用,实现一校四区办学模式。

【乐学·解析】

学校是文化学习、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尤其是中、小学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行知学校能在2012年就把武术文化纳入校本课程,率先做出了学习传统国粹,让文化自信回归的举措,其实是具有超前意识的。当今社会,因为完备的赛事体系,“竞技武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传统武术”已经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是培养了一批戏曲文化传承人,但戏曲文化的普及认知仍然需要努力。而行知学校将武术与黄梅戏的基本招式和文化意义融入到了每天一练的广播体操中,为解救传统文化身处尴尬境地找到了一种新方式。 (记者汪红霞策划:王萌萌袁方正刘蔚)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贤纳士广告服务商务洽谈少儿公益

中国少儿武术网 Copyright © 2003 - 2024 北京日月天地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58075099 京ICP备13052380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一区17号 邮编:100078

关注少儿武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