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半大学生,围着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各种虐打。他们或出拳凌厉,或下腿迅猛,直到将那孩子打的头破血流。
打完人后,这群半大学生,扬了扬手,结伴而去。
这不是电影里的虚构情节,而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
起初看这则视频的时候,一度让人心惊肉跳,脊背发凉。
朗朗乾坤,活生生的残忍就发生在你我身边。
你可以说这是极端个案,勿须夸大。
事实上,校园暴力从来没有被夸大过,恰恰相反,校园暴力远远不止被爆出来的那么简单。在法制网的一份报道中,校园暴力事件致死占比高达16.7%,其中四成有初中生参与。
连最高法的校园暴力案件调研报告都直言不讳:造成伤亡比例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保护孩子”战争中,每一位家长都在小心翼翼地竭尽全力。
于是,送孩子习武成为众多家长的一项选择。
但是,送孩子习武是为了让孩子受欺负时打回去吗?
我曾问过一位武术教练,如果他的学生被欺负了,应该怎么办。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跑,用武术自卫并争取逃跑的时间。
在一些家长看来,这样的做法未免太“怂”,而应该打回去。
“不值得,可能还会带来更多伤害。”
其实,探求伦理与人性边界的《奇葩说》曾专门探讨过这一话题。
蔡康永的一番话曾打动了无数人:要培养孩子反击的力量,更要培养孩子反击的智慧。
练功习武,就是为了锻炼筋骨,陶冶性情,磨练意志,增强体质,祛病延年,而非好勇斗狠。
教练还说:武,是善的启蒙。
这道理我最终明白,严苛武道的武术会让孩子变得宽厚克制,同样也让孩子遇到坏人有自保能力。
套用知乎网友的一句话:读书是为了心平气和地和坏人讲道理,习武则是为了让坏人心平气和地听你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