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18“颐扬杯”北京第十五届少儿武术比赛在地坛体育馆落幕;来自北京市武协形意拳研究会的徐恩慈报名参加的三个项目均斩获第一名。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这个成绩既是惊喜,又绝非偶然。
摸着刀袍剑鞘长大
徐恩慈和众多同龄的小姑娘一样,有着灿烂的笑容、纯洁的心灵,看到漂亮裙子和美食会两眼放光,偶尔有点小叛逆,自然也少不了淘气……她既没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异禀,也没有心想事成的幸运光环。就是这样普通的她,4岁便立志“长大当一名武术老师”。究其原因,大概是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徐恩慈姥爷,原中学高级体育教师,现已退休。恩慈姥爷儿时习武,数十寒暑以武傍身,且传道授业;家里的摆设无不渗透着浓郁的传统武学文化。恩慈自幼看着那一招一势,摸着刀袍剑鞘,听着武侠故事,懵懂的心滋生出了憧憬与羡慕。
姥爷“拿着放大镜”找优点鼓励
不迈出第一步,梦想永远是梦想;只有付诸行动,梦想离现实才能更近一步。引导并支持孩子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恩慈刚满4岁,就开始练习基本功和形意五行拳。培养兴趣和专注力是难点,因此在这个阶段,姥爷几乎是拿着放大镜去找优点鼓励她的。
“长大当一名武术老师”
练习一段时间后,第一个瓶颈期出现了。抻筋、掰腿、劈叉的时候,会疼得眼泪围着眼圈转;每日频繁重复相同动作时,会索然无味。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恩慈也会怕疼、怕累,想逃避。她第一次意识到:曾经对武术的向往,那些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手眼身法步,并非一蹴而就。为了让恩慈不放弃,姥爷决定以身作则,从冬到夏陪同训练。慢慢地,习武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恩慈6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时候,把“长大当一名武术老师”这个梦想郑重地写在了《新华字典》的扉页。
姥爷“鸡蛋里挑骨头”式教学
2016年恩慈正式加入了北京市武协形意拳研究会,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儿。作为队里年龄最小的孩子,起初她是胆怯的。但随着定期的训练活动,恩慈渐渐变得开朗、活跃,基于扎实的基本功底,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同年,在市级传统武术锦标赛、冠军赛中多次获奖。当喝彩、赞扬接踵而至时,小小的虚荣心萌芽了。为了不让这份虚荣被无限放大而产生懈怠,为了让恩慈能有更大进步,姥爷展开了“鸡蛋里挑骨头“的教学模式,让她看到差异和不足,教她懂得脚踏实地、戒骄戒躁。
爷孙情,亲子赛
“颐扬杯”北京第十五少儿武术比赛是恩慈学武以来参加的规模最大的武术比赛,全家都相当重视。恩慈报了三个项目:一类传统拳、自选剑、亲子赛。最终,她凭借形意杂式锤、形意连环剑、形意三合剑分别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其中,“三合剑“夺冠,尤为来之不易。
视频说明:“形意三合剑”亲子赛
这趟剑是爷孙俩首次配合,回想起平日里的对练过程,给这血浓于水的爷孙情,又增添了几分新色彩。
比如,“催肘点剑”这个动作,需要姥爷单膝跪地,然而跪下去容易,起来就有些困难了,考虑到动作的连续性,姥爷犯了愁。恩慈就帮忙一起想办法,最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建议姥爷跪起时,重心先往前,再往后,依靠身体的惯性就容易多了。姥爷试练了一下,发现瞬间就能自然完成这个动作了。不禁暗暗感慨:这个“小徒弟”还真有些“武术老师”的潜质。
三合剑全套练下来大约1分25秒左右,参赛要求必须在1分10秒内完成,因此必须删减和改编。这对于首次研习的恩慈来说还好,但对于已经练了几十年,把原来套路烂熟于心的姥爷来说却是各种不习惯。另外,一老一少身高的差距也给许多武术动作增加了难度;比如“斩脖”,再比如从“催肘进剑”、“云剑”再到“海底捞沙”,以及步伐大小差距导致的方向、走位等等都需要磨合。于是,一个眼神的示意,一个零点几秒提前动作的引领,就成了爷孙俩心照不喧的默契。
“第一”绝非偶然,我们始终坚信:你的“工夫”用在哪里,你的“功夫”就在哪里。回想4年前的恩慈,当初那个娇柔的“温室花朵“,不知不觉中已然蜕变成了一支“傲雪寒梅”。如今,再次问起她“长大当一名武术老师”的梦想还作数吗?8岁的恩慈仍矢志不渝。
作者简介:
周礼和:北京市武协形意拳研究会副秘书长、形意研东城002号辅导站负责人(兼)、河北定兴张祖庄李良忠一脉第三代形意传承人之一。
周奕:北京市武协形意拳研究会会员、形意研东城002号辅导站协管员、河北定兴张祖庄李良忠一脉第四代形意传承人之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