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初遇太极
她便深深爱上这项传统传统武术
为了练好太极剑
她一个动作重复几千次
到底是什么
让这个12岁的女孩如痴如醉?
让我们一起听听盛钰铤的答案
“太美了,像女侠一样!”
钰铤今年12岁,每周三次的太极拳课是她最期待的事。钰铤在上海一家双语小学读五年级,在接受西式教育的同时,性格安静内敛的她非常热爱传统文化。
“太美了,像女侠一样!”,提起第一次看到老师打太极时的情形,盛钰铤眼里放光,语气中满是羡慕。但在此之前她对于太极的印象是公园中爷爷奶奶们慢悠悠的动作,一直以为这是“老年人才会打的拳”。
老师陈佳在给钰铤辅导太极剑
2016年第一次上完太极体验课,钰铤才发现原来太极是有快有慢,刚柔并济的。老师打太极的样子深深刻在了她的脑海里,从此后就迷上了陈氏太极,17年初便正式开始学习太极拳。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从“浮在表面的花架子”到“初具气韵”,如今钰铤的拳已经打得有模有样。
虽然已经习武一年多,但她身边的同学老师都不知道她会太极。钰铤说习武是对自己有益的事,努力把拳练好就行,如果要表演,那一定要等到自己的拳打到足够好才行。
“练太极就像打抹茶”
为了练好太极,每个学习阶段结束后,钰铤都会写一篇学习总结。在《太极剑的心得》中,她写到学习太极剑和太极拳的不同:手上多了一把剑,需要更多手部和腿部的力量,一定要把握好平衡感。细致、有耐心,这就是钰铤能学好太极拳的小秘诀,而这种追求细节的品质,在学习茶道时就已经得到了锻炼。
钰铤和自己的茶道老师
打抹茶是学习茶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泡沫的多和细是打好抹茶打的关键。这就需要充分的耐心。在钰铤看来练太极其实就和打抹茶一样,只要做好每一个细节,就能把拳练好。
但习武是件辛苦的事儿,光有耐心可不行。2017年,静安寺的大和尚行脚两千多公里去峨眉山朝圣,中途妈妈带着11岁钰铤一起去探望,陪着大和尚在一天中走了十几公里崎岖的山路。
钰铤和妈妈去看望行脚途中的静安寺大和尚
“山路特别陡,中间不可能停下,必须一直向上爬。”这种能吃苦的精神深深影响了钰铤,为了能让手中的太极剑刺出破空声,在练习腰部腿部力量的同时,一个简单的刺的动作,她反复练了几千次。
“我是妈妈的小棉袄”
钰铤的妈妈也很喜欢太极,一有时间就会陪着钰铤一起去上课,但由于工作原因,她经常要去各地出差。能和钰铤一起上课的时间很少,所以每一次和妈妈一起上课的机会钰铤都很珍惜,在妈妈眼里,钰铤是她的贴心小棉袄。
钰铤和妈妈一起上太极拳课
平时遇到妈妈下班晚,钰铤都会在客厅给妈妈留一张小纸条,“妈妈辛苦了”、“妈妈早点休息”,虽然都是一些最简单、朴实的文字,但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让妈妈觉得很感动。
母亲节钰铤送给妈妈的礼物
钰铤最喜欢的动画片是《聪明的一休》,因为一休总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解危机,她说自己想做个“女一休”,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太极是一场修行,也许钰铤现在还小,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真意。但她有一颗善良坚定之心,修行在此时则已经开始。(文/程江涛 图/钰铤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