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力量——从习大大喜好搏击说开去 那日,朋友圈几乎是清一色的关于习大大视察特种部队格斗训练时的视频,其中作为国家元首的习大大亲口说喜欢河南的“武林风”,青海的“昆仑决”和陕西的“中国真功夫”,视频一经传出,让武术界尤其是散打从业者和爱好者群情振奋,激动不已,纷纷转发和评论。
应该说这是近年来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对于武术搏击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并且十分的亲切和富有震撼力,而且是在一个特定的“演武”场合之中,其蕴含的对尚武精神的崇尚和武文化的尊重以及践行是十分明显的,显然领导人是从民族的武术文化中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支撑国家的无形力量,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尚武精神”。
记得2013年在北体做演讲的时候,用到了习大大的一句话来点评武术,他说,武术不仅是一种文化,更能体现中国人的气势。能够从这一层面来认知和解读武术,在历届的国家领导人中也只有习大大如是。“气势”就是我们所讲的“尚武精神”,是习武者通过经年累月的功法、套路和散手以及兵器训练而获得的一种精神修为:凛然、深沉、饱满、昂扬、刚健。因为中国武术本是身心修炼的一门学问,非一般的体育项目只是注重身体的训练,传统武学更注重“心法”的训练,通过身心的相融和对自然的敬畏传递与孕育一种弥漫一生的强大气场。
前段时间,在西北大学讲课的时候,我举到了汉武大帝的例子,在2172年前,汉武大帝在古都长安发出了响彻寰宇的强音:凡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一种超强的自信与无畏,面对强敌,不再隐忍,拍案而起,横刀立马,追杀穷寇。汉武大帝这一豪言千百年来一直振奋着国人,成为“强汉盛唐”的有力注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可谓深重而曲折,但其血脉和文化能够繁衍却离不开武文化,因为武文化带给我们民族的是一种能量,一种气魄,一种精神,这样才能延续我们民族强健的生命。我在文章中多次写到,秦人自古尚武多情,在历史上留下了太多的传奇和佳话。尚武是秦人的品性,崇尚强悍和勇猛,更有一种家国天下的热血情怀,所以才有了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历史和必然选择。多情是秦人的另外一面,帝王之都,包容万千,自然文人墨客风起云涌,所以长安的书家和画家以及作家也就历来比比皆是。
作为从陕西走出去的习大大,出生于富平,渭北之地,民风古朴强劲,自古尚武,后又在陕北插队,和梁家河的百姓打成一片,农忙归来,唯一的体育活动就是摔跤,这一点我们从今年春节习大大回陕的一幕已经看到。去年,习大大在国家拳击队的讲话振奋了国人,他说自己年轻时喜欢和练过拳击,对格斗项目情有独钟,显示了大国元首的一种武者风范。今年,习大大又发出了让武术界为之振奋的强音,亲口点评了当前武术界具有旗帜性的三大顶级搏击赛事,可以说给武术界注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必将引起一阵搏击的旋风,越来越多的人会喜好和选择搏击,强健身心,崇文尚武,在一拳一脚中重铸已经缺失的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的本意并非是征服或者武力,而是一种做人的品格,凝聚和内化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武力不是一种炫耀或者挑衅,而是一种气度非凡的成熟,可以在面对挫折时淡定从容,在人生的百舸争流中永不言败、一如既往,在雪山、高原、草地和沙漠之间毅然穿行,在蓝天白云下凝固的是黝黑、灿烂和自信的笑容,在举手投足间展示的是一种大国国民和谦谦君子的风度,张弛有度,进退自如,处变不惊。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民族才是真正从武文化中获得了一种亘古的力量,历久弥新,而这恰恰是尚武精神的本质。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贵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