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拳种(上篇)
2018-05-08 14:27 来源:爱武术
43872
分享到

logo_副本2.jpg

拳种流传有序,内容系统,独具运动特点的拳术。武术拳种按地域划分有“南派”、“北派”之说。南派,泛指长江以南各地传播的拳种,特点是拳法多,腿法较少,动作紧凑,劲力充沛;北派,则指长江以北,黄河流域传播的拳种,特点是腿法丰富,架势开展,动作起伏明显,快速有力。

长拳是在吸取了查拳、花拳、华拳、炮拳、少林拳诸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形成的。

查拳亦为长拳之一支。或称“叉拳”、“插拳”,据说是以该拳多插(叉)步、插掌而名。今统一写为“查拳”。

花拳相传此拳术为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江南大侠”甘凤池所创编。

三皇炮简称“炮捶”。属三皇门(亦称人宗门,人祖门)。三皇者,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黄帝。拳以此立名日“三皇”;又因该拳出手如捶,发劲如炮,故名炮捶,合之则称“三皇炮捶”。

红拳长拳的一种。源出中原以西,似与明王析《续文献通考》所载之“西家拳”吻合;也有传说创自宋太祖赵匡胤;或说萌发于陕西关中。

华拳长拳类拳种。其名取自“三华贯一”。《华拳秘谱》载:“名为华者,取精、气、神三华之意也。”

太极拳我国武术中一大拳派。“太极”一词最初见于《周易》一书,至宋朝,周敦颐以其所画太极圆图解释宇宙,自然界发展规律及其变化。

陈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原有五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108式、炮捶各一套。陈式太极拳创自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

杨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由河北省永年县人杨福魁(字露禅,1800一1873),在陈式老架的基础仁创编而成。

吴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创自河北省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吴鉴泉(1870~1942),也有人认为创自其父金佑(1834~1902)。

赵堡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因流传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一带,故名。

武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清末河北省永年县人武禹襄(1812一1880)从杨露禅学习陈式老架;后又从陈青萍学陈氏新架,经过修改,创编了武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创自清末河北省定县人孙禄堂(1861一1932),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吸取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特点及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特点,并融入形意、八卦的某些技术手法、创编成孙式太极拳。

南拳武术流派之一。流传于中国南方各地诸拳种的统称。南拳在400多年前即有史书记载。由于历史悠久,流传地域辽阔,南拳的种类繁多,因地而异。

洪家拳南拳拳种之一。俗称洪拳,系清代民间秘密结社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

刘家拳南拳拳种之一_该拳渊源传说有三:一说为刘青山所创;一说由北江刘生所授;又一说为刘三眼所传。均缺少可靠依据。20世纪80年代前后,此拳流传已不多见。

蔡家拳南拳拳种之一。相传由广东番禺人蔡展光于清乾隆初年(1740前后)所传。此外还有两说:即为少林寺和尚蔡福自闽传人粤;或说由蔡伯达传授,均无考。

李家拳南拳拳种之一。在广东较流行,因风格各异而有“新会李家拳”与“惠州李家拳”之分。

莫家拳南拳拳种之一。传说为福建少林寺至善禅师所创。清嘉庆十五年(1810)由广东惠州府海丰莫蔗蛟所授,再传予东莞火岗村的莫达树、莫四季、莫定如、莫清骄等人。

佛家拳南拳拳种之一。据传出自佛门,故名。1814年左右,广东省新会县京梅乡人陈远护自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习武有成,后返归故里设馆授徒。自此,该拳始传至民间。

蔡李佛拳南拳拳种之一。该拳由广东省新会县京梅乡拱北人陈享(1805/1814~1875)所创。

侠家拳南拳拳种之一。相传为大侠李胡子所传,故又称“侠拳”。

南枝拳广东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由广东省陆丰县喝石人陈南枝(字鉴山,1847~1925)首传。

咏春拳亦称“永春拳”或“泳春拳”。据传由福建省连城县严咏春(又名咏春三娘)所创。

龙形南拳拳种之一。为广东惠州林耀桂首传。

朱家教广东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据传为清末广东五华喳水区鸟石头乡朱黄二首传。

白眉拳南拳拳种之一。为广东惠东县梁化墟人林合所创。

五祖拳南拳拳种.又称少林五祖拳、五祖鹤阳拳。所谓五祖,据《太祖拳谱》记载:“一太祖、二罗汉、三达尊、四行者,五白鹤”。

达尊拳福建地方拳种。传流于福建省闽南、漳州一带。据传,自唐代以来,开元寺就有习武健身的寺规一该拳是该寺僧众习武之术,故称达尊拳。

虎拳福建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又称虎尊拳。因源于福建省水福县(现为永泰县),故又称“永福虎尊”。

浙江南拳拳种之一。浙江各地区流行的南拳总称。包括温州南拳、台州南拳、金华南拳、杭州南拳、宁波南拳等流派。

温州南拳浙江南拳之一。明嘉靖年间何良臣著《阵记》与万历年间《岐海琐读》一书记载此拳。

硬门拳江西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在江西有多种支派,著名的有“马家”与“猴家”。

黑虎拳地方性拳种。同称“黑虎拳”者有三。①浙江台州黑虎拳。②四川黑虎拳。③甘肃黑虎拳。

孔门拳湖北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据拳谱记载:为明末清初人严伏所创,原称“空门”。

鱼门拳湖北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相传明末清初年间,有戈定、韩通、董奎、赵玄、薛礼、钟师6位武林义士,隐于咸宁泉山金风峡,因观鱼在水中穿逐转跃之妙,渔人撒网用力之巧受到启悟,共创此拳,故又名“鱼门六家艺”。

余门拳四川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清乾隆四十年(1775)四川东乡县(现宣汉县)人余有福首传。

字门拳南拳之一种。因各有特点又分江西地方与四川地方两类。

巫家拳湖南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为福建汀州人巫必达(1751 - 1812)所创,后世即以此拳鼻祖之姓氏命其拳名。

心意拳武术拳种之一。全称“心意六合拳”。亦称“六合拳”。以“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拳”作为拳理,以“六合”作为技法法则,故名。现惯称“心意拳”。

形意拳武术拳种之一。亦称“行意拳”。源自“心意六合拳”。该拳讲求“象其形,取其意”;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内意和外形高度统一,故名形意拳。

意拳武术拳种之一。又名“大成拳心意把”,“大成拳”。由河北省深县人王芗斋(字宇僧,1890 ~ 1963 )所创。

八卦掌一种将攻防招术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的拳术。亦称“游身八卦”、“龙形八卦”、“形意八卦”、“阴阳八盘掌”等。

八卦拳武术拳种之一。亦称八卦捶。相传在清代乾隆年间始有传习。

内家拳武术拳种之一。亦称“松溪派内家拳”。相传为明代张松溪首传。

苌家拳武术拳种之一,又称“苌门拳”。清代雍、乾之间河南省祀水县苌乃周(1724~1783)创编的拳、械套路及功法、拳论的总称。

温家拳明代民间流行的重要拳派之一。

少林拳武术拳种之一。少林武术的总称,因河南省篙山少林寺而得名。

少林八卦拳少林拳术之一。此拳重跌扑腾跃,轻灵迅疾,风格独特,其套路分64路,按八卦相生之数,暗藏先天无极之象。

少林六路短拳少林拳术之一,属少林外功拳。具有明显的少林派刚猛勇疾,凌厉刚烈,强劲雄武的风格和少林派拳术“来去一条线”的鲜明特点。

少林十三抓少林拳术之一。相传为元代山西太原人白玉峰,在五行拳的基础上研创而成。

少林五形柔术少林拳术之一 。“五形”为模拟蛇、虎、龙、鹤、豹五种动物的形象、属性、本能,“柔术”为以缓慢柔和的动作进行练体养气的方法,故称五形柔术。

少林五形八法拳少林拳术之一。具有拳禅一体、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特点,内容包括龙虎、豹、鹤、蛇五种拳法和内功、意念、外动拳、腿、擒、摔、身步、发声用气等八种功法的锻炼。

少林五拳少林拳术之一。相传元时山西太原人白玉峰阪依少林,与少林武僧切磋技艺,他在研习少林武技中不断汲取精华,结合旧学而创龙,虎、豹、蛇,鹤五式,故名五拳。

少林软开门武术套路。少林拳术之一。据传为周福禅师所创。

少林唐少林拳术之一。该套路运行路线取直来直往,进退、起落、转侧,均在一条直线上。

少林禅门少林拳术之一。据传为少林寺僧众创编和整理。

大悲拳少林拳术之一。全称“大悲陀罗尼拳”。据传为少林寺僧众依“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演绎而成。

连拳少林拳术之一,又名八番手、子母拳、子母连拳。据传为南宋岳飞所创,故又称岳氏连拳。

罗汉拳其一,指少林拳术的一种。据传为少林寺之“看家拳”。其二,指南拳的一种。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贤纳士广告服务商务洽谈少儿公益

中国少儿武术网 Copyright © 2003 - 2024 北京日月天地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58075099 京ICP备13052380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一区17号 邮编:100078

关注少儿武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