跤坛泰斗不老松——李宝如
2018-05-07 23:33
115270
分享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在磨练中成长,在艰辛中壮大。李宝如先生1934年出生于北京,自幼习武练跤,投明师访高友,海纳百川,有幸结识晚清遗老、民国名家、同辈挚友及晚生学子,先后师从张太平、满宝珍、卜恩富、何兰亭、刘振山等前辈名家,与钱德仁、王德英、杨宝和、崔福海等同辈挚友切磋交流,数十年如一日练功不辍,博采众长,吸收武术散手、太极推手、大成拳实作及柔道等不同门类运动形式之长为己所用,融会贯通,形成手法细腻、功法繁多的京跤风格,终成一代大家。

  李宝如先生生在旧中国,长在新社会,时代造就了这代人的性格: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不善言表,拘谨慎言,做事认真,尊敬师长,善待他人,保持了优良的传统,而不落俗套。先生从教几十年,技术精湛,教学教态优异,以德育人,德才兼备。门下弟子逾千,高徒如云,从政者、从教者、经商者英才辈出。李先生堪称跤坛一代宗师,功在当代,益在千秋。

  先生酷爱武术、摔跤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心系武坛、跤场。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李先生习武学文从不懈怠,为了完善自我,充实业务能力,努力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尝以自行车代步,历时四十余载,行程几万里,遍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及北京各大图书馆,整理有关摔跤文字数百万字。从教五十年曾任北京摔跤队教练员、北京散打队教练员,多次率中国队参加国际中国式摔跤竞赛。从教之余参与各级竞赛组织、编排、执裁、仲裁等工作,参加全国裁判员培训晋级教学工作,修订中国式摔跤规则。为全国教练员学习班授课。为首都体育大学、上海建桥大学、警官大学等高校授课,并被中国防卫科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自1991年起已拍摄中国式摔跤教学视频资料42盘近50小时,撰写专业书籍5册,为《武魂》、《武林》、《西城档案》等刊物撰写技术教学、趣闻掌故、赛事点评等几十篇文章。会同马建国教练自2001年起至2003年两年多的时间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讲授中国式摔跤《跟我学摔跤——每日一招》。

  中国式摔跤是一项多功能体育运动,它集强身健体、自娱自乐、防身自卫、竞技比赛于一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几十年来忽略其他功能只强调竞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李先生会同学生马建国编撰了适合青少年锻炼的摔跤基本功套路,在国内外广泛传播。

  李宝如先生业绩卓越,为人忠厚,作风正派,在武术界有口皆碑,中央及北京电视台、京城各大报纸竞相报道,《北京当代武林志》、《北京武术五十年》、《中国摔跤人物录》、《宣武文史》、《武魂》、《柔道与摔跤》、台湾《力与美》及欧美刊物等为其做传。

  近年来,李先生虽已年逾古稀,仍活跃在武坛跤坛,定期到京城各摔跤俱乐部授课,接待国内外来访者,宣传北京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式摔跤。2008年北京市摔跤协会为李宝如先生举办了从教五十周年庆祝活动。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宋兆年,河北省摔管中心主任王彦会、北京铁路局体工队队长王忠义、国家柔道部部长熊凤山、北京市民委主任赵书。北京市摔跤协会、市体委、北京武协等领导及京城武术界、摔跤界同仁近千人参加。全国中国式摔跤管委会和北京市摔跤协会为李先生颁发奖状。新华社、北京各大报刊以“跤魂”、“京跤不老松”、“一代跤师”等美誉报道李先生。李宝如先生为摔跤事业奋斗一生,乐此不疲,始终以承传京城传统文化为己任,真“跤痴”也。

滑车1.jpg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贤纳士广告服务商务洽谈少儿公益

中国少儿武术网 Copyright © 2003 - 2024 北京日月天地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58075099 京ICP备13052380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一区17号 邮编:100078

关注少儿武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