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2018-06-23 17:52 来源:中国功夫史
30361
分享到

吴文翰:“曲中求直”是身法要求也是劲法要求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是武禹襄提出来的太极拳理论。我认为,这句话,既是练习太极拳的身法要求,也是太极拳推手技击中的劲力、技法要求。

“曲中求直”首先是太极拳身法上的要求。对练习太极拳的身法,武禹襄提出了“提顶、吊裆,含胸、拔背”等要求,在这些身法要求上,其中就包含着“曲中求直”的意思,也就是身法上不能过于挺拔,要曲蓄有余,将展未展,时刻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另外,武式太极拳有“一身备五弓”的身法要求,也就是要求身法像五张弓一样蓄势待发。这五张弓是指:身躯是主弓,四肢是副弓。在主弓为前提的情况下,周身五张弓一开俱开,一合俱合;一发倶发,一蓄俱蓄。李亦畲还画了一个一身备五弓的图。郝月如也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解释。我在此简单地解说一下。

所谓“一身备五弓”,并不是身体、四肢真是弯曲如弓,这是不可能的,而是意念上要有这“一身备五弓”,要“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因此,在身法上必然要“曲中求直”。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上肢这两张弓,从手腕到肩膀这是两个弓梢,肘是弓背,在打拳运行中,手腕和肩头一定要相对,这样才能做到“松肩沉肘”。更具体点来说,就是手掌上的合谷穴与肩头上的肩井穴要遥遥相对。如果做不到遥遥相对,就不能"松肩沉肘"。做到这一点,就是做到了“曲中求直”。

从下肢来说,脚后跟要与同侧大腿的后部相对相系,这样,你在做弓步、虚步时,步法就能够稳定。这就备好了下肢这两张弓,也就是下肢这两张弓做到“曲中求直”。

对躯干这张主弓来说,大椎穴和尾闾穴为弓梢,命门穴为弓背,身法要立身中正,头顶百会穴与会阴穴要上下一条线,这就是弓弦。做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也就备好了身躯这张弓,这样就做到了“曲中求直”。

以上谈的是身法上的“曲中求直”。在走架上,也要求“曲中求直”。武式太极拳基本是由三个圈组成的,即竖圈,平圆圈,斜圆圈,而且进退都是走弧形。在这些运动中,不管动作如何变化,都要做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这样就做到了“曲中求直”。

在劲力、技法的运用上,太极拳更讲究“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太极拳的蓄劲、走化,是“曲”,动作线路是曲线形的。也就是说,太极拳在引进落空时,劲力动作是走弧形的;而发劲时,劲力,动作都是直的。正像李亦畲说的,发劲时要“腰腿认端的”,就是从腿到腰到手,直线发出的。这就是劲力,技法上的“曲中求直”。

再有,从劲力上来说,蓄劲为“曲”,也就是武禹襄说的“吞”,就是顺势引化,吞掉来力。其要点是要松肩,而且所有关节都要松开,要含胸、收腹、沉肘、沉腰,坐胯,这样在身法上才能吸收来力;在呼吸上要吸气,让内气贴到后背的命门穴,使内气往后腿上坐。这时,既是化劲,也是蓄劲?蓄劲蓄得越足,发劲就越大。接下来的发劲,就是武禹襄说的“吐”。在发劲时,命门穴要推神阙穴,涌泉穴一定要踏地。这样,力就能从脚上发起,主宰于腰,从手臂发出。这也就是“曲中求直”。

我的《武派太极拳全书》中,对“曲中求直,蓄而后发”讲得比较详细,读者可以找来参考。

另外,除了“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外,武禹襄还讲:“步随身换,收即是放,连而不断。”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引化对方劲力,然后发放时,往往不是仅仅凭借上肢就能解决问题的,还要有步法的配合。步法在太极拳打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步法跟不上,肯定是不行的。还要收放合一,就是“收即是放,连而不断”,不能有间断的地方,这样才能奏效。

总体来说,“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与“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的意思是一样的,蓄劲时要求弯曲,发劲时要直放。

梅墨生:“曲中求直”即吞吐

“曲中求直”与“蓄而后发”是有相关性的。古代的韵文在文字上要求对偶,“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是对偶,都是表示一个意思。太极拳论中还有“劲以曲蓄而有余”的句子,可见,“曲”和“蓄”是相关的。所以,“曲中求直”和“蓄而后发”是排比的同类句子。

实际上,太极拳的动作只有在曲的时候,才是蓄力的,也就是有形的肢体是弯曲的,无形的劲力才处于积蓄的状态。从丹田内气的吞吐开合来说,曲就是吞,发就是吐。

练习太极拳是有几个层次的。“曲中求直”的“曲”,从形体的层次看,是曲;从劲力的角度看,是蓄;从气机的角度看,是吞。而“直”和“发”和“开”是同一个意思,从气机上说,就是吐;从劲力角度说就是发;从形体上说,就是直。这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认识“曲蓄直发”。

在推手时,对方打来时,我在肢体上曲蓄,吞掉对方的劲力,这就是化劲;然后发放时,就是吐气发声,形体上也是放直。所以,发力时一定是直的,要专注一方。这时打出的劲力是透的,不仅要把劲力从自己身上发放干净,而且还要把对方打透了。这是一种意气心法。太极拳讲究发放,就是放得要长,发得要远。只有自身蓄积的劲力放干净了,松透了,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认为,“曲”和“蓄”是相关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太极拳的化劲。所有的“曲”和“蓄”,都是劲力上向里的吞和含,向里的收敛。形体上的“曲”和劲力上的“蓄”,实际都是神意上的收敛。有收敛才会有展放:不懂得收敛,也就不会展放。收敛得越深,展放得越大。对太极拳的理解越深,也就越懂得曲直、含放、吞吐、开合。其实,这些曲直、开合、吞吐是不能分开的,不能只有曲,没有直;不能只有开,没有合:不能只有吞,没有吐。孙禄堂说过:“开合就是一式。”开就是合,合就是开。我的老师李经梧则认为,化就是打,打就是化。化打合一,其实就是开合合一,也就是阴阳合一。实际上,吞与吐也是一个。也就是刚与柔,曲与直,蓄与放都合成一个这也就是“曲中求直”的意思。

太极拳是始则分阴阳,在用的瞬间必须合成一个。自身能合成一个,这叫知己,也就是自身的内外,虚实、意气、形神能合二为一。在对敌时,能够做到与对手合二为一,这就是知彼。太极拳高手在推手时能够做到与对方合二为一,自己可以是阴,对手是阳,这时是舍己从人,顺遂柔化;自己也可以为阳,对方为阴,让对方完全听从你的摆布,不得解脱。是主动控制,还是顺遂柔化,完全在自己的意识掌控之中。

上述的是推手中的阴阳合一。在自己练拳时,则是自身要做到阴阳合就是形体上,劲力上,神意上,都要相反相成。有了曲蓄,才有直发,?有了含蓄,才有展放;有了收敛,才有发放。所有这些,其实就是向内和向外两种劲力的相反相成。收敛和曲蓄,是神意和外形上的反映。有的人,你能在外形上看出曲蓄的动作,而有的人你是看不出外形上的曲蓄的,但是,内里的气机、神意是含蓄的,收敛的。据我所知,功力越深的人,外形动作越小,身架越高,外在的神意越安闲,最高能达到“无形无相”的境界。太极拳的高境界,是锋芒内敛,无形无相,稍一展放,就发之至骤,放之必远。

武禹襄的“四字秘诀”有“敷、盖、对、吞”,其中就有吞劲。太极拳最重要的是吞吐二劲。能吞化,然后能展放;能收敛,然后能展放。如果遇到很大的来力,你不会吞、不会曲蓄,那就是两个刚力相碰,那就是顶抗。所以,太极拳要求你刚我柔,你进我退。这里的退,不是身形,步法上的退,而是劲力、意气的退,也就是精神意气上的含——向里、向内的含蓄。所以,拳论说:“劲以曲蓄而有余。”曲蓄以后的的发放,就会呈现出穿透劲力,会有放长击远的效果。蓄得越大,吞得越深,则展放得越直、越透、越远。我认为,这是太极拳在技击上特有的东西。太极拳是以我的不变应你的万变,以我的小动应你的大动,甚至是以我表面上的不动应你的动,以我的慢和静应你的快和速,以我的无力击你的有力。

这里的吞掉有两层意思。一种是通过我身体的传导把来力引入地下,我的身体这时没有丝毫阻滞,像个导体一样,把来力传导到地下。这就要求练拳者身体要松透了,如果没有松透,就接不住对方的来力,也就不能传导到地下,你就会被对方打倒。太极拳练习的是遇到巨大迅猛的来力时,能够在接触的瞬间把来力空掉,     化掉,也可以理解为松掉——把来力通过你的手臂,躯体,松到地下去? 另一种是把自身练成球体,让来力在身体上做一个圆弧形的转化, 搜索和美太极也就是把来力分散掉了。这也是吞。这两种吞,也就是化掉对方的来力。化掉来力,反过来就是打。这也就是“化打合一”。假设你一拳打到我的胸口,我胸口吞化来力,同时把来力通过后背传递到我的手臂,再反击你,这就是“化打合一”。

我们练拳要把自身练成一个太极球,让丹田内气充实饱满,富有弹性,打在上面嘭嘭作响。我见到的许多太极拳家,他们在技击时,身体都有这种反应。这就是太极拳的掤劲。掤劲是太极拳所有劲力的根本。掤劲就像充满气的篮球,能够承载力量,充满弹性。当这个球体受到来力冲击时,受力点有个瞬间的凹陷,这就是太极拳的曲蓄,也就是吞劲:然后,当这个球整体弹回来的时候,就是发放。这也就是太极拳论说的“挨着何处何处击”。所以,曲和直,蓄与发,开与合,收与放,就是太极拳阴阳的具体体现。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明理,也就是明白太极阴阳消长转换的道理。陈鑫说“五阴五阳是好手”,也就是阴阳高度合一,高度协调,刚柔俱泥,亦刚亦柔,忽隐忽现。这个时候,你就变化莫测,没有端倪,劲力只有在发放的瞬间是直的,其他时候都是圆的,都是曲蓄的。太极拳还讲究“哼哈”二气,有“哼哈二气妙无穷”的说法。这里的哼哈二气是和太极拳的劲力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在劲力上是吞吐,表现在形体上就是曲蓄。

二维码.png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招贤纳士广告服务商务洽谈少儿公益

中国少儿武术网 Copyright © 2003 - 2024 北京日月天地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58075099 京ICP备13052380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一区17号 邮编:100078

关注少儿武术公众号